宜賓要強,農業必須強;宜賓要美,農村必須美;宜賓要富,農民必須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宜賓作為農業大市,如何做好新時代的“三農”工作,是當前的重要工作任務。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把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緊緊圍繞加快建成全省鄉村振興綜合示范區,緊密結合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在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在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要在做強特色產業上下功夫。農業強,首先產業必須強。產業興旺是發展農村生產力的根本要求,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所在,是實現農民富裕的可靠保證。要結合各地實際,持續發展壯大竹、茶、蠶、油樟、釀酒專用糧、豬、牛等特色優勢產業。要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推進土地整治
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安全。要以推廣新品種為先導、以應用新技術為支撐、以應用新機具為手段、以示范新模式為引導、以探索新機制為突破,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重點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現代農業。
在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要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上下功夫。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要深入實施村容村貌“六化”工程,圍繞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綠化、環境潔化、面貌美化、污水凈化等重點任務,重規劃引領、示范帶動,重遵循規律、因地制宜,重留住鄉愁、突出特色,重健全機制、力求長效,著力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加快創建一批“美麗宜賓·宜居鄉村”,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加快農業農村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要在打好縣域經濟攻堅戰上下功夫。縣域是農業農村工作的主陣地,要立足我市縣域經濟偏弱的實際,圍繞建設一批全省縣域經濟強縣目標,制訂完善縣域經濟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確保縣域經濟盡快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要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堅持“無中生有”發展產業,加快引進一批大項目、大企業、大集團。要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區縣爭創全市經濟副中心,進一步推進縣域副中心建設,繼續實行縣域經濟差異化考評機制,
加大對發展成效顯著區縣的獎勵激勵,促進縣域經濟差異化、特色化、規模化、品牌化、效益化、可持續化發展。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堅持和完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組織保障。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新時代下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以及鄉村振興工作的重大意義,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精準把握我市農業農村工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大推進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力度,全面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促進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以實實在在的舉措,干出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