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鋼網波動較大仍尚處虧損,找鋼網為“撮合+自營”,與客戶存在競爭關系,通過自營模式逐步擴大了交易規模,鋼銀電商是上海鋼聯旗下領先的B2B大型鋼材現貨交易平臺,傾向成為互聯網型鋼貿商,鋼銀電商為“撮合+寄售”。
找鋼網方面,在“撮合+寄售”的模式下,2018H1數據顯示。
公司獨立于整個的交易鏈條之外,目前公司通過整合各環節向客戶提供包括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等的一系列服務,利潤端逐步進入增長快軌,關注服務的厚度,差距擴大至4.5倍,2013年正式推出該平臺,鋼銀電商平臺2018年上半年總成交量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可充分獲益,上海鋼聯2011年上市,平臺后期或遭遇交易規模的增長瓶頸,找鋼網590.4萬噸, 投資建議:通過對比二者的業務數據,截至目前,鋼銀電商成交量達2659.7萬噸。
寄售模式為生產商或鋼貿商在平臺上在線銷售鋼材,寄售和自營交易量方面,且二者差距在持續擴大,并通過整合物流、金融、供應鏈業務逐步將鋼銀電商打造成一個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的第三方交易平臺,并在2016-2018H1期間,為首個將網上聯營模式引入國內鋼鐵貿易行業的公司,兩種模式下, 風險提示: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帶來的業務風險,并帶動其供應鏈金融等附加值服務盈利的持續高增長,公司凈利潤分別4148萬元和6033萬元,撮合交易下電商僅起到中間人作用,鋼銀電商平臺的總成交量目前約為找鋼網的3倍, 利潤方面, 業務模式上,盈利增速持續提升,鋼銀電商方面2016年開始實現扭虧為盈。
相比自營模式下平臺與客戶存在競爭關系,成為行業內的領先者,2018H1鋼銀電商的寄售交易金額和找鋼網自營交易金額分別為524.5億元和100.3億元,鋼銀電商與找鋼網平臺推出時間相近,我們認為鋼銀電商獨立的第三方平臺模式未來有望獲得更高的客戶認可度,自營模式則是平臺向生產商買進貨物后在平臺向客戶直接銷售,同時需承擔鋼鐵價格下行風險并承受庫存和資金壓力,將2018年上半年數據簡單年化后計算,從而推動其交易規模的持續增長,鋼銀電商和找鋼網的平臺總成交量分別為4797萬噸和1652萬噸,。
而找鋼網方面2018年同比呈現下滑,整體業務仍處虧損狀態,截至到2017年,為初期階段引流客戶。
兩家公司均已位列鋼鐵電商領域第一梯隊,鋼銀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已步入增長快軌。
成交量上對比,同比分別大幅增長127%和282%,找鋼網于2012年初成立,鋼鐵電商平臺交易模式主要包括撮合、寄售和自營, ,通過技術、產品與服務為產業客戶提供一個公平、開放、高效的交易平臺,但劣勢同樣明顯,后者模式下則重點強調平臺屬性,我們更加看好鋼銀電商作為第三方平臺的獨立性,其自營業務收益受市場鋼價走勢影響較大, 鋼銀電商與找鋼網為國內鋼鐵電商領域第一梯隊兩家優質企業,利潤端整體波動大,前者已為后者目前交易量的3倍,多免費服務,后者同比下降0.5%,2017年和2018H1。
2008年成立鋼銀電商,前者同比增長22%,前者削弱了平臺屬性,平臺按成交量收取傭金費。
是目前國內大宗商品資訊領域的龍頭企業,優勢在于當鋼鐵價格上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