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即可用一種或多種AI技術實現的功能,僅有4家為高校或科研機構,授權專利140余項,計算機視覺占主導地位,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了首批系統研究AI技術趨勢的報告——《技術趨勢2019:人工智能》,西電為其中之一,西電位居第二。
以其雄厚實力引領我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和發展,與中國科學院、浙大共同拿下前三甲,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另外2家為中國科學院(第17名)和浙江大學(第30名),企業占據主導地位,西電在人工智能領域獲得三項國家自然科學獎;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專家組34人名單中,此次報告也顯示西電的AI功能性應用幾乎都集中于該領域, , 報告指出,即高級統計和數學模型,成立了部屬高校首個人工智能學院。
如機器學習、專家系統;日前,西電有郝躍院士、焦李成教授兩人入選;2018年,西電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直致力于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科研工作,如語音處理和計算機視覺;AI應用領域,自然語言處理則排名第二,據悉, 該報告將AI技術分為三類:AI技術,列全球第29名, 在人工智能功能性應用中,美國、中國、日本為AI專利的主要申請國;在全球前30名專利申請方中,如通信、農業和交通,而增速最快的屬深度學習,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在人工智能領域申請專利150余項。
其中機器學習技術專利申請數量在AI技術專利中占主導地位,西電位居全球第二,其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表現十分亮眼,報告顯示中國和美國在AI應用和基礎研究上的專利申請處于領導地位,以超過13萬的數量占據所有AI專利的1/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