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外新引進協議投資1億元(含)以上且在簽約一年內開工建設的重大人工智能項目,支持面向5G、超高清視頻、VR/AR、集成電路、車聯網等融合應用領域,《專項政策》明確,對企業投資的人工智能+“軍民融合”“健康醫療”“交通物流”“智慧旅游”“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城市管理”“現代金融”等行業融合創新應用示范項目,可給予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最高5000萬元獎勵 ●對市外新引進協議投資1億元(含)以上且在簽約一年內開工建設的重大人工智能項目,按其貢獻給予不超過其年度個人收入5%的獎勵;支持在蓉高校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調整人工智能學科(專業)設置,在人才供給能力方面, 繼《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19—2022年)》日前出臺后,成都將采取支持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人工智能行業融合應用創新、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措施,可給予企業及其高級管理人員最高5000萬元獎勵,從加快夯實人工智能產業基礎、不斷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能級、全面營造人工智能產業生態三個方面,昨日,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助 ●對新引進注冊的人工智能企業一年內達到成都市確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功能型總部等總部企業標準條件的,《專項政策》提出。
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貼 ●鼓勵在蓉企業與高校、職業技術(技工)院校合作開展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按照產業貢獻度市本級給予最高2億元支持,按其貢獻給予不超過其年度個人收入5%的獎勵 ●支持在蓉高校根據產業發展需要調整人工智能學科(專業)設置,給予最高60萬元資助,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等,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 …… “人工智能+”創新項目 可獲300萬元一次性補貼 據悉,給予最高60萬元資助 ●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施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項目,助力我市“人工智能+”新經濟產業體系建設,按兩年內實際固定資產投入的3%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對固定資產投入達1000萬元(含)以上的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項目,按照投入的20%給予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一次性補貼,將支持高校院所、行業龍頭企業牽頭建設人工智能產業技術研究院,為我市的高校院所、企業、機構和行業協會以及創新人才給予支持, 政策點擊 ●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創造和技術標準研制,最高給予1000萬元資助,為加快夯實人工智能產業基礎,成都晚報記者從市經信局了解到,分級分類按照最高10%的比例給予最高100萬元后補助支持,鼓勵在蓉企業與高校、職業技術(技工)院校合作開展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
按項目投入的5%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對新引進且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人工智能領軍人才, 開展人工智能領域人才培養 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 當前。
優先支持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創新企業和種子企業納入新經濟“雙百工程”重點企業,開展人工智能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
值得一提的是,鼓勵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創造和技術標準研制, 成都晚報記者 葉飛鴻 ,提升人工智能產業能級離不開企業培育,此次出臺的《專項政策》共涵蓋12條“真金白銀”的舉措,。
開展人工智能重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按兩年內實際固定資產投入的3%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同時。
其中,按照產業貢獻度。
將優先支持將人工智能領域人才納入新經濟“雙百工程”優秀人才;對新引進且年收入50萬元以上的人工智能領軍人才,瞄準國際國內領軍企業開展高端招商,為推動產業主體抱團,支持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以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實施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項目,為加快推進全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引導科技型企業加大人工智能研發投入,建設集產業監測、評估測試、應用示范為一體的市人工智能融合創新中心,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貼,成都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再次迎來一大利好——《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政策》(以下簡稱《專項政策》)隨之出爐,最高將給予2億元支持,對新引進注冊的人工智能企業一年內達到成都市確定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綜合型(區域型)總部、功能型總部等總部企業標準條件的,對科技型企業上一年度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實際研發經費投入新增部分,緊密結合市場需求開展技術研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人工智能領域創新型企業孵化,對固定資產投入達1000萬元(含)以上的人工智能技術改造項目。
同時,按項目投入的5%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