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外部形勢復雜嚴峻,但全行業不斷發力高端裝備、謀求跨界合作與聯合創新、加大海外市場服務力度,機械工業2018年運行平穩,新增長點、新動能不斷形成,行業不斷實現優化升級。
2月25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對外公布,2018年機械工業累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1.38萬億元,同比增長6.05%;實現利潤總額1.45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實現平穩運行。
“2018年全行業經濟運行表現出產銷基本平穩、投資有所改善,外貿出口好于預期的態勢。”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說。
行業平穩運行,對外貿易維持兩位數增長
2018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機械工業穩定運行壓力增加。然而隨著全行業不斷發力高端裝備、謀求跨界合作與聯合創新、加大海外市場服務力度,機械工業不僅穩住了,還有新亮點、新動力。
增長穩,機械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過全國工業平均數。2018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速6.3%,高于全國工業增加值增速0.1個百分點。
價格穩,價格指數全年僅微幅波動。去年2月,機械工業價格指數同比增長0.2%,4月、5月一度同比下降0.1%,此后增幅在0.2%—0.3%波動,至12月,全年數據定格為同比微漲0.2%。
外貿穩,出口總額實現兩位數增長,機械產品的對外貿易表現出強大的韌性。據海關統計,2018年全國機電產品累計實現出口總額1.4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6%;累計進口總額9656億美元,同比增長13%。
投資穩,投資增速高于全社會同期水平。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5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通用設備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分別為8.6%、15.4%、3.5%、7.5%和13.4%。
“機械工業大局穩,不僅因為主要指標表現良好,更在于新增長點、新動能不斷形成,行業不斷實現優化升級。”陳斌說。
新興產業比重提升。2018年機械工業涉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19%、利潤總額增長4.97%,高于機械工業平均水平1.14和2.79個百分點,在機械工業中的比重分別為72.17%和69.41%,較上年提高0.77和1.85個百分點。此外,去年機械工業還實現了在高端裝備、基礎部件制造等方面的突破。
行業內部分化明顯,政策出臺有望提振汽車消費信心
去年,雖然機械工業運行總體保持平穩,但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回落了3.42和8.56個百分點。與全國工業比較,機械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低于同期全國工業平均水平2.46和8.15個百分點。
增速放緩原因何在?
“作為機械工業第一大分行業的汽車制造業增速出現明顯回落,是機械工業主要指標整體回落的主要因素。”陳斌說,2018年汽車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僅增長2.9%、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67%。
陳斌表示,去年,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汽車消費者觀望情緒升溫,導致汽車消費市場出現一定的降溫。
刨除汽車行業,機械行業其他分類行業均實現較為理想的增長狀態。工程機械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均大幅上漲,增幅在20%左右;石化通用設備制造、重型礦山設備制造和機械基礎件行業這兩項指標的增幅也達到10%左右。行業內部出現明顯分化。
從拉高行業發展到拖后腿,如何看待汽車行業出現的新變化?
陳斌認為,經過多年高速增長,汽車市場已達到年銷量近3000萬輛的較高水平,增速有所放緩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今年年初,發改委等10部委聯合出臺穩汽車消費政策,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消費者信心將得到提振,今年汽車消費有望實現微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