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智能+”,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目前,中國石化、徐工集團、青島海爾、吉利汽車、中策橡膠、協鑫光伏等多家工業制造企業已經采用阿里云技術,在良品率、成本、效率等方面實現了突破,幫助企業創造利潤數十億元。
“新制造”最早由阿里巴巴在2016年杭州云棲大會上提出,引領業界智能制造熱潮。在未來三十年間,制造業將借助數字技術,實現智能化、個性化和定制化。在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中累積的智能技術,將協助制造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激發經濟新動能。
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也在全國興起。2017年2月,阿里云參與建設工業大數據應用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工業實驗室:“工業大數據應用高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重慶、廣東等地相繼與阿里云合作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計劃5年內助力4000家重慶制造企業,并幫助廣東打造新能源、電氣裝備等八大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
2018年6月,阿里云支持的supET“1+N”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建設在浙江正式啟動。當年11月,supET工業互聯網平臺獲第五屆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目前已有200家工業企業相繼入駐。
據權威研究機構IDC預測,到2020年中國互聯網市場規模可達1275億美元,中國制造業將加速擁抱互聯網技術,借助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向高質量發展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