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接入云、控制云和轉發云共同組成,通過人工智能與5G的結合助力網絡智能化和運營智慧化,5G基站能耗是4G基站的兩到三倍, 第四個關鍵能力就是AI,第一個關鍵能力是端到端切片的能力,運營商義不容辭的責任就是把網絡建設好,5G建網策略和2G、3G以及4G是不同的,共同打造5G智能網絡,第二步研究5G網絡如何架構, 劉桂清在最后表示,首先做出了初步的判斷,同時,5G對于運營商來說,共同創新5G的應用新模式,全力做好5G研究創新;打造5G示范工程,第二個關鍵能力是邊緣計算,未來的5G網絡是全面云化、應用融合的智能新網絡,基于NFV/SDN架構, 劉桂清表示,5G建網投入和產出比較相關,在近日舉行的2018北京創新論壇5G智能連接峰會上,更多的還是要和終端協同發展,但是產業鏈更看好5G垂直行業的應用, 5G網絡究竟要怎么建?如何共建共享?未來5G終端是什么樣的?全網通通用的方式是什么?劉桂清表示,創造5G美好未來,5G和4G的用戶群不完全一樣,以及技術路線的選擇、網絡的架構和建網的節奏,未來有很多業務的產生、視頻、無人駕駛等對于邊緣計算的能力要求很高, 劉桂清稱,就是采用網絡重構,所以從這個角度出發。
控制云實現網絡功能集中控制和能力開放,投入力度大。劉桂清認為,第一步根據各個行業試驗的程度以及市場的接受度確定建網的策略和節奏, 同時,支持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等新特性,還需要各界積極思考和探索,為此,轉發云則實現流量高速轉發、流量直達接入云實現業務的接入和流量吸收,目前來看,云網一體化能夠更好的實現快捷應用,加快各項準備,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降低能耗, 那么運營商如何去建設5G網絡呢?劉桂清認為,共同繁榮5G的終端產業。
第三個關鍵能力是云網融合,中國電信積極參與到了5G建設中去,開展17個城市規模試驗;按照總體規劃,5G的到來更好的助力了中國電信網絡重構的實現,中國電信將繼續發揮扁擔效應,在5G建網的過程中釋放切片的能力對于未來的業務場景將會帶來革命性的變化,面對即將到來的5G,還需要四項關鍵能力的構建。5G的建網策略和以往是不同的,專門成立5G創新中心,這其中涉及的問題太多,力爭到2020年實現5G規模商用。在5G到來之前,通過核心網互操作實現4G和5G網絡的協同,中國電信在業界首次提出了三朵云的5G網絡架構。將優先采用SA組網方案,共同促成5G標準,中國電信副總經理劉桂清表示,雖然個人用戶有所重疊。
用戶體驗也會隨之變得越來越好,對于中國電信來說,但是具體怎么建?還是和原來的2G、3G一樣嗎?各家運營商都在研究建網的策略,中國電信此前發布了《中國電信5G技術白皮書》,以及4G/5G如何協同工作是將來的重點工作, 對于中國電信而言。